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

      诗人 胡令能朝代 唐代体裁 七绝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作品赏析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

      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

      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

      〖点评〗

      这首诗注重塑造形象,贴近生活,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陈志明)

      小儿垂钓 作品出处

      全唐诗:卷727-3

          别人正在查

        《小儿垂钓》胡令能 《重九宴陈东湖亭》赵必象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范仲淹 《送戴子安》葛绍体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元稹 《和杨民瞻韵》辛弃疾 《江亭晚望题书斋》陈季卿 《竹杖》郭印 《买太湖石》姚合 《南乡子 赠轧二弦胡琴高才甫》许有壬
      种草剧情介绍小学生小学生周记经典语录壁纸图片随便吧赵本山游戏名字未解之谜字体转换器文字转换器小篆转换器在线字体生成文化传播公司赛尔号东北二人转人生格言网速测试私人飞机电视剧电视猫汽车站好铃声歌谱吉他学习网分享大师申通快递便民查询wwe二手车市场最新电视剧免费追剧大全我的上网主页批发网网络安全 imtokenimtoken钱包tp钱包下载tp钱包imtoken钱包imtoken钱包快连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