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杂诗

      诗人 王维朝代 唐代体裁 五绝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杂诗 作品赏析

      注释:

      1.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

      2.来日:来的那一天。

      3.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4.寒梅:冬天开的梅花。

      5.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

      赏析:

      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

      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那么,

      身在异地的异客,最想知道什么样的事呢?最令诗中主人公亲切怀想的却是花窗前

      那枝梅花开了没有。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

      最普通的家务事,同时又体现了诗人独钟梅花那种清高超脱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

      而诗味浓郁。

      文:朱丽云?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1024№G〕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刘学锴)

      杂诗 作品出处

      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60_187

          别人正在查

        《吴孙皓初童谣》无名氏 《句》钱厚 《长卿》胡宿 《重阳近矣风雨骤至诵邠老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赵蕃 《点绛唇》赵子发 《宝幢山寻黄提刑震旧避地处》谢翱 《寄崇福源长老》释智愚 《新息道中作》刘长卿 《湛禅人开田求颂》释正觉 《闻杜宇》寇准
      种草剧情介绍小学生小学生周记经典语录壁纸图片随便吧赵本山游戏名字未解之谜字体转换器文字转换器小篆转换器在线字体生成文化传播公司赛尔号东北二人转人生格言网速测试私人飞机电视剧电视猫汽车站好铃声歌谱吉他学习网分享大师申通快递便民查询wwe二手车市场最新电视剧免费追剧大全我的上网主页批发网网络安全 imtokenimtoken钱包tp钱包下载tp钱包imtoken钱包imtoken钱包快连加速器